1. 首页
  2. 问题详情

《人民日报》转发评论手机砸到冒烟?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,你怎么看?

《人民日报》转发评论手机砸到冒烟?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,你怎么看?
2022-07-07
10月14日,安徽一个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,有手机被砸到冒烟。 校长回应,销毁了不到10部手机,校方曾事先和家长签协议,禁止手机入校园,违者将销毁手机。

对这一现象,人民日报转发评论,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。这的确不是以暴制暴。

如果认为砸手机的行为“暴力”,那么学生玩手机是什么?那不是暴力行为,而是“电子毒品”。

因此上说,这不是以暴制暴,而是以暴制“毒”。



手机进校园问题,都成了学校管理学生的恶疾和顽症。

关于治理手机进校园,许多学校想过很多的办法,连电子门禁系统都用上了,甚至有的学校还用了金属探测仪,但是仍然没有彻底的解决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。

很多学生带手机进校园,和学校之间成了斗智斗勇,不论学校采用什么样的监管方式,学生都会想出来应对的策略和办法。

总之,手机已经是危害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最可怕的东西之一。



学生年龄还小,价值判断和自控能力还都比较差,很难抵制和拒绝手机的诱惑。

所以,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的把手机带到学校,利用一切可乘之机,和一切机会玩手机。甚至有的同学在宿舍里蒙着被子整宿的浏览不健康网页,或打游戏。

再加之,一些家长对孩子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认识不到位,甚至有的家长还偷偷的把手机送给孩子带进学校。

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带手机进校园这件事漠不关心,管理和管控的也不够。

还有一些家长平时给孩子的零用钱比较多,孩子积攒下来给自己买手机,家长却并不知情。

如此种种,手机管控已经成了学校管理中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。

人民日报转述评论,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,这的确不是以暴制暴,但是好多人对这种行为产生质疑,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处理,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是该怎么管?怎么管才是有效的?怎么管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?

仅仅依靠空洞的说教和引导能解决问题吗?

依靠老师不间断的检查,抽查和监管能杜绝的了吗?



我倒是认为这个学校的做法并无不妥,这的确不是以暴制暴,而是以暴制“毒”。

如果不采用这样看似暴力的手段,就不足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足够重视,也就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和坚决的治理态度。

那么,手机管控问题仍然还会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,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

2022-07-07

比'以暴制暴'更悲哀的是“该管不管”——评《人民日报》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

近日,安徽一学校当众砸毁学生手机,引发广泛关注。在重重的舆论压力之下,该校校长表示,只要家长要求赔,就愿意赔偿。

在网络上,不少人对学校的做法叫好,也有一些媒体认为这是“以暴制暴”。《人民日报》就转发长安观察微信公号评论文章,认为“公开砸、水桶卸等做法显然就过于野蛮”(见下图)。

毫无疑问,在理想的状态下,我们的教育,肯定应该是如和风细雨一般的温柔,是爱心编制的白色裙裾,那么明亮,那么美丽,如梦如幻,让所有的学生如痴如迷——所谓的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!

但稍有教育经验的人都知道,事实上,那是不可能的——苏霍姆林斯基说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”,这句话,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个性,教育需要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——但既然有个性,那么,有的就能够接受教育,有的需要多次教育,而必然还有难以教育甚至屡教不改的学生存在!

我认识很多教育专家,他们在做讲座的时候,是童话作家——师生之间那么和谐、完美;回到现实的工作中,他们才是教师——师生间有矛盾有冲突,有的还很激烈!

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看起来那么美好,事实上,却无处寻找,只能存在于梦里一样!

所以,这一篇评论,所谓:

教书育人也是个“精细活”,如何掌握好惩戒与伤害之间的界限,需要学校、老师再多花些心思。即便同一学校、同一班级的学生,也来自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,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。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,本身更加敏感细腻。同样的错误行为,背后也许是不同原因。就拿沉迷手机来说,有人是玩物丧志,也有孩子是排遣孤独。也就是说,教育还是应当因人而异,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,进而对症下药。

谁敢说这样的描述错误——但谁能做到?就问问这篇文章的作者,你能做到?

有本事,到学校去试试!

我从来不赞同“以暴制暴”——暴力的行为,必然在学生的心里种下暴力的种子,一旦时机成熟,这颗种子,就会长成参天大树!

但砸手机的行为,真的就是暴力吗?

难道,销毁管制刀具,也是暴力,也是以暴制暴?

有些时候,对于有些孩子,手机,真的就是毒品,甚至,其危害,远甚于毒品——因为,沉迷手机所造成的精神和心理的伤害,可能远甚于身体!

请不要对那些因为玩手机而造成严重事故的事件,视而不见:有未成年人在手机上看黄色视频,然后强奸幼女;有沉迷于手机游戏,要钱不成杀父弑母!

在必要的时候,难道,不应该施以重典?

按照这个逻辑,销毁毒品,也是“以暴制暴”?

但作为教育工作者,作为家长,我更清楚的是,“该管不管”,远比“以暴制暴”更让人悲哀!

当下,我们的教育,早被那些“半拉子们”弄得不知所措:

迟到罚站一下,要被拘传到派出所,因为涉嫌体罚!

语气严厉一点,要被认为对学生不温和!

温和一点,又要被人质疑缺少管理能力!

就连布置个作业,也要被人说三道四:

全班布置一样,有人说是不因材施教;

分层布置作业,又会被人认为是歧视学生!

按照这些逻辑,我们的教师,不管你做什么,不做什么,都会被人批判——以至于当要赋予教师惩戒权的是时候,我们的教师,已经不敢接受了!

长此以往,教师管还是不管?

难道,真的要等到“该管不管”的时候,我们又开始亡羊补牢?

主席说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——看看那些评论吧,群众,心里还是有一杆秤!

2022-07-07

手机砸到冒烟这件事发生在10月14日,安徽的一所学校在学校大会上公开砸毁没收的学生手机,事情过去几天了,但是热度不减,就连《人民日报》也转发评论认为这件事是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。

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几乎是每个学校的规定,也是每个老师和学生斗智斗勇的事情,为了不让手机影响到孩子学习,不少学校也是费尽了心思。

这个砸手机事件之所以引起大家的热议,还有就是做了不少学校想做而没做的事,老师收了学生的手机要么是等着家长来领,要么就是替学生保管,其实有是不少老师恨的想直接把手机砸了,但是因为种种原因,不敢去做,所以说安徽这所学校是做了别的学校想做而不敢做的事。

成年人都有可能克制不住不玩手机,何况孩子呢,说起学生玩手机的危害,估计没几个人不知道吧,上课偷偷玩,下课藏起来玩,宿舍躺被窝玩,玩游戏,看视频,浏览各种网站,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一点好处。有这样一句话“想毁了一个孩子,请给孩子一个手机”,孩子可以经受不住手机的诱惑,但是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提供手机呢,难道就是为了孩子有东西玩不学习吗?

安徽这所学校砸手机之后有网友支持,也有网友觉得过分了,毕竟手机是私人物品。但我认为这件事做得对,并且学校表示在砸之前已经和家长沟通过了,得到了家长的认可,说明家长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通过这件事不仅教育了学生,也教育了家长,做得好!为了孩子学习,请让你的孩子远离手机吧。

我认为学校做的对,应大力支持。没有强硬的管理,怎么能管好几百名学生的不守规矩的行为呢?不依规矩不成方圆,讲了不把手机带入学校你不信邪偏偏带入,校方也不信邪就给砸了,砸的好!

有的人偏偏就爱挑剌,说长论短。校方不管,你说他们误人子弟,管了又说是暴力行为,和风细雨的讲道理管用吗?

这就像社会上盖房子一样,沒有审批手续,通知了不能违章建筑,但不听,发文件了,宣传了又不管,最后怎么处理?违建,强拆!好端端的房子为什么强拆呀?因为他们不守規矩。

在学校不能带手机,你带了,而且沉迷于手机,误了学业,多次说服教育无用,该不该砸了?我看该砸!

2022-07-07

我是寒石冷月,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安徽凤台古成中学在全校大会员上公开砸没收的学生手机,这件事在舆论上的热议一直没有冷下来,说明砸手机这件事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理,也砸痛了一些人。尤其是当看到长安观念微信公众号评论文章被人民日报转发,这就有点将这件事定性,认为凤台古成中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,果真如此吗?我看未必。

慈不掌兵,严是爱,松是害,这道理已经传统千百年,经历了时间考验为正确的管理方法。

我曾经在部队当兵十年,在我当新兵时(1993年冬),当时部队对战士的管理非常严格,新战士初到部队,把在地方上的松、散、懒、滑等坏毛病都带到部队。但是在部队绝不会容忍这些纪律涣散的行为,于是就下狠手整治,挨打是少不了的,不出一个月,毛病都逐渐消失了,待三个月新兵连结束时,全部都做到严格遵守纪律,步调一致,精神焕发,充分体现出了战斗力。再看凤台古成中学砸手机的做法,实际上就是很好地应用了慈不掌兵的管理方式,用少量的牺牲(据校长讲,这不到十部手机里,还有几部是老师悄悄放入自己不用的旧手机),换来全校的严明纪律,焉有错?

评论中说“以暴制暴”逻辑上说不通,制暴,请问暴从何来?学生私自带手机进校园后制造过暴力行为吗?

作为评论者,必须要搞清楚观点中的逻辑关系,用“以暴制暴”显然在逻辑上说不通,如果说凤台古成中学砸手机,被某些人形容为暴力行为。请问用手机的学生是否有过暴力行为?显然只是违反了校规,最多不服从管理顶撞了老师,并没有因此事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。因此,以暴制暴根本不存在。更何况学校砸掉的是严重违反校规,屡禁不止,不听劝阻的学生手机。目的只是起到震慑作用,使全校学生都清楚一点,任何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都是这样的结果,从而使学生为了避免受损失,或者害怕受处分而老老实实遵守校规。如此严格管理,有何不好?

柔情似水从来都不是管理的有效手段,刚性管理必须要有,否则,会让校规形同虚设。

若问管理活动中最难的地方在哪?最难的恐怕就是拉下脸,在管理活动中不讲人情。因为只要带感情色彩,就会让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产生情绪对抗。但如果管理者就拉下脸,不看被管理者脸色,坚决依照校规去执行呢?对于被管理者就会把目光直指校规了。这就像交警在处罚违反交规的人一个道理,能纵容违反交规者吗?否则,对违规者都柔情似水,那交通不乱了套。因此说,在管理活动中该严格必须要严格,该惩罚必须要惩罚,外界最好闭上嘴,不要去指指点点,干涉学校的正常管理。如果谁不服学校的做法,可以去告嘛,法律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答案。

结束语: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,绝对是出于对学生学业的高度负责,如果我们连这一最起码的初发点都不理解。请问那些支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人,谁来对学生课上玩手机而不听课荒废了学业负责?即便老师课堂上设收学生手机,曾经有多起学生跳楼事件还没有让人震惊?再退一步讲,老师上课时如果再管理学生手机,耽误讲课时间谁来负责?所以说,学校里的事,只要学校不违法,家长不反对,支持与理解就行了。

前两天砸手机的事刚出来的时候,我就评论表态,支持学校的做法,结果人民日报说这样太过野蛮,是以暴制暴,这有点小打脸啊。

但细想了一下,我还是要维持我的观点。

未见暴,所以谈不上以暴制暴。

中学生带手机,危害到底有多大,相信中学生的家长们,尤其是孩子成绩被手机耽误的家长们,都是感同身受,并对手机切齿痛恨的。

而学校作为管理方,必定也对此头疼不已。在刚刚过去的9月开学季,山西就曾有一所学校在校门口设置金属探测仪,凡是检查出学生带手机的,都没收了砸掉,当时也有媒体批评这种做法过于野蛮。

安徽这所学校的校长,为了能根治手机的祸患,相信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,就是和家长签订协议,不允许学生带手机。

家长们既然能签这个协议,就代表了家长也是认同学校这样管理的,也是认为中学生玩手机,危害极大,应该予以管理。

所以在事件被媒体曝光后,反倒未见家长有什么异议,倒是旁观者有批评的声音,由此可见,家长们也是普遍认同这一做法的。

至于为什么不没收?因为没收之后,学生再来跟你要、跟你抢,最后形成拉锯,反倒更影响学生的学业。

上一次,贵州的男老师在学校门口给女生卸妆的时候,很多媒体站出来批评,唯独人民日报力挺男老师,说不必对老师吹毛求疵,否则今后老师什么都不敢做了。

在这里我也想引用人民日报上一次的评论,不必对学校过多苛责,吹毛求疵。因为在入学前已经和学生家长都签过协议,三令五申,但是讲大道理不管用,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些雷霆手段的。

学校之所以没有私下处理,而是选择在大会上公开砸手机,相信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,不要心存侥幸,学校严格管理的决心,是坚定的。

结束语

学生是来学校学习的,不是来玩手机的。

我仍然支持学校的做法。

2022-07-07
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。

10月14日,安徽一个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,有手机被砸到冒烟。 校长回应,校方曾事先和家长签协议,禁止手机入校园,违者将销毁手机 这次销毁了不到十部手机。

有人对此颇有微词,认为是“以暴制暴”,“粗暴式教育”。我倒不这么认为,所谓“乱世用重典”。现在,手机的危害性已经非常严重,学生与老师“捉迷藏”、“斗心眼”,把手机带进学校,带进课堂,偷偷摸摸玩。一旦上瘾,很难戒掉。

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,目睹过多少学生,原本积极向上,勤奋努力,但是迷上手机后,颓废痴迷,不求上进。如果不满足要求,甚至撒泼打滚,拒绝上学。有的学生偷拿家里钱买手机,上万元眼都不眨。父母的辛苦钱,在他眼里就是满足自己欲望的东西。对父母却没有半点感恩。


而有的家长,暂时看不到学生的影响,还会让孩子带手机进入学校。殊不知,一旦孩子上瘾,想挽回都悔不晚已。

学校该管,敢管,管的到位,应该为学校喝彩。所谓菩萨心肠,霹雳手段。

现在有些人站出来指手画脚,我们说在一旁说三道四最容易,往往还占据道德制高点,但是真正实施谁又能做到各方面完美无瑕?

我要为这样有责任心,敢负责任的学校校长点赞!其实就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,也应该感谢学校。表面上是损失了几千元,但是挽救的确是孩子的学业和未来,孰轻孰重,家长心里自然有轻重!

砸手机是学校的无奈之举!很多人对此不理解,我给你解答学校砸手机的原因。

一、学生带手机成风

前几年我们学校就砸过手机,也用车轧过手机!那不是一部,而是几十部!有好的,也有一般的,但都是智能的!

说心里话,当时学校砸手机我都不忍心看,那毕竟是学生家长的血汗!作为班主任,有多少次我曾为学生保管手机。这些手机比我的都好,因为我用的是当时价值500元的诺基亚非智能手机。让我保管手机的学生,经常往学校带手机,时间长了我就不愿意再为他们保管了。因为我怕丢失,丢失以后你纵然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的。学生会猜测的,会怀疑的。你怎么会丢呢?坏良心了吧?终于有一天,我对学生们说:我不再为如何同学保管手机,学校搜出你的手机砸了,你就认倒霉吧!

学生进校园带手机成风,任凭你说得再死再绝,总是禁而不止,杜而不绝!只有“砸”才能刹住进校园带手机之风!

二、学生的手机涉黄

涉黄,是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他们利用大课间、饭前饭后、晚就寝看黄色视频。这从学校砸之前的手机里可以取证。至于危害那是不言而喻的。只有“砸”才能杜绝学生在学校涉黄!

三、带手机为谈恋爱

为谈恋爱而带手机,是学校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这从学生的微信上、信息里可见一斑。我们知道,学生因为谈恋爱而发生校园欺凌,甚至死亡的事件已经不再新鲜。请问,谁手机重要还是学生生命重要啊!只有“砸”才能杜绝学生在学校谈恋爱!

…………

这三个理由足以说明学生进校园不能带手机!也足以说明学校为什么砸手机!如果换做你到学校来负责学生带手机的工作,“砸”也可能是你的无奈选择!《人民日报》发声,当是以人民的名义发声,我们不能眼看着学生们毁在手机上!

2022-07-07

安徽凤台古城学校校长砸学生手机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,可能校长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网络红人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2019年10月14日,凤台古城学校校长当面砸了学生手机,且砸到手机冒烟,但砸的数量不多,不到十台,有的还是老师不要的旧手机,目的是教育孩子不要把手机带入校园。学校也和家长签订过协议,只要学生把手机带入校园,校方可以销毁手机。此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,有的媒体批评校长的做法,这是“以暴制暴”,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不能把教育搞好的。一部分家长也不支持校长砸手机,毕竟手机是用钱买来的,砸了太可惜,手机被砸后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。《人民日报》转发评论手机砸到冒烟?“该管必管”不是“以暴制暴”。

我赞同《人民日报》的观点,学校该管的事还必须得管,管教学生和砸手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对于学生的管教,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,但野蛮暴力的方法不可取。目前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,很多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,由此可以看出,绝大部分家长是同意给孩子买手机的。但对于手机的管理和使用是大家感到最头疼的事,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目的是用于联系和紧急情况的求助,而学生玩手机的目的是为了上网聊天和打游戏,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在玩手机,这已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。一部分学校针对这种情况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,发现者被没收或销毁。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作用,但效果不是很明显。

我从事了十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(接断班),对于学生玩手机的情况,我有很好的处理办法。在家长会和学生会上,我都要表明观点,我不反对学生带手机进去校园,但家长要正面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利用手机,毕竟学生的手机都是家长买的,家长就要给孩子讲手机的使用说明,一旦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,老师会把学生手机暂时保管到初中毕业,由家长到校领回手机。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,老师立马暂扣学生手机,并责令学生马上请家长到校配合教育,由学生家长提出教育学生的方案,并把手机交给学生家长,砸与不砸那是家长自己的事,这一招还真管用。到现在为止,我班上的班风正、学风浓,没有一个学生在行课期间上网聊天和玩游戏。

手机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,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就是违反校规校纪,关键是老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。有的学校的做法也值得借鉴,行课期间,老师为学生保管手机,学生在周末时间领回手机与家长联系,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,也解决了学生和家长联系的矛盾。该管的学校还得必须好好管,但方式方法很重要,简单粗暴的方式不是当前教育所需要的。


近段时间安徽一学校没收手机,并将手机砸到冒烟的事情,在网上红遍了。有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常年担任班主任,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。倒不是因为这是以暴制暴,而是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
1.学校为什么会收手机并砸到冒烟?

青少年的自控力本来比较差。大部分学校都会规定孩子不使用手机,但是现在不用手机根本是不太可能的。

很多学校都会在每周孩子到校的时候收掉手机,孩子离校的时候再把手机还给孩子。这种做法其实很不错,我儿子上高中时,他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。这样做,既控制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,又方便孩子和家人联系。

但是尽管这样,却总有部分孩子钻空子。我儿子班上就有人带两部手机,交一部比较旧的手机,把新的留在宿舍里用。这样做就完全违背了老师收手机的目的。

我想这所学校的老师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想没收孩子的手机,并砸到冒烟。应该是孩子玩手机玩得太厉害,让老师不得不下狠招,制止孩子玩手机。

2.家长的庇护让孩子肆无忌惮。

孩子玩手机本来是错误的行为,但是有的家长拿孩子没办法,也不允许老师处理。孩子长期痴迷于游戏,又怎么顾得上学习呢?

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,本来成绩很不错,在绵阳某所学校读高中。按照正常水平,完全可以考上重点本科。结果却出乎意料,孩子只勉强走了一所专科学校。怎么会让人大跌眼镜呢?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是通食生,每天都会回家(他爸爸妈妈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生活,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)。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玩手机,如果家长不给就发脾气;有的时候在学校里也玩,老师实在看不过意了,就把手机没收了。结果怎样呢?结果孩子就离校出走,吓得老师从此再也不敢管他。吃饭坐车,孩子的身上随时都有一部手机。

如果像这样的学生,学校不下狠招,孩子真的就毁了。像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。

3.该管不管是真正的害了学生。

有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做法过激,如果是老师都知道,假如有其他办法的话,哪个学校和老师愿意冒险用过激的行为来管理学生呢?一个班总有那么一两个或者是几个同学不听老师的劝告,不管老师用什么办法,反正就是油盐不进,讲道理不听,批评根本不管用,对表扬不屑一顾,这还有什么办法呢?

作为老师,一站上讲台,不管什么事都放在了脑后,唯一想到的就是多交给学生知识。大部分老师真的是兢兢业业地为学生做贡献,但是学生却未必领情。有的学生连学习目的都不知道,更谈不上什么学习态度了。像这样的学生真的能够不管吗?

就拿我现在的班级来说,学生人数虽然不多,但是有一多半的孩子都不愿意学习,我还是得静下心来给他们做工作,作业一个一个地叫到面前来批改。遇到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,我还是得想办法和家长沟通,并让组长督促孩子完成。我总不能不管吧,老师是良心工作。对于哪些听不进道理,既听不清道理也不愿受表扬的孩子,有的时候还是得有适当的惩戒。

结束语:家长们,不要把老师都逼成了佛系老师,不然吃苦的终将是你自己的孩子。

2022-07-07

现在手机,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。不要说学生,我们很多成人走路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以及甚至我们在马路上可以看到有开车或者骑车的人,都在低头玩手机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
我的孩子目前上小学,也沉迷于各类电子产品,无奈之下我只能将家里的上网设备,升级远程用手机来控制。孩子回到家以后,如果无人监管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找手机,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去玩,影响学业不说,还严重的影响了视力。

我才选择了关闭家中网络的办法,虽然这种办法是暂时的,但是不是能够治本的方式。因为孩子回家之后,自己家的网络无法连接。他会换一种方式,利用各类工具连接邻居家的网络,确实让我伤透了脑筋。我能我只能将他的手机平板电脑没收,上班时我带到单位,下班回家有需要时拿出来,没有需要时,尽量藏到她找不到的地方。

我有一个朋友是教高中的老师,谈到高中学生的管理,他觉得孩子们确实比小学生更好,管理原因很简单,在高中阶段前几排的孩子,还认真学习后几排的孩子,已经产生了对学习已经毫无兴趣,上课讲的内容完全听不懂,只是在学校里面打发时间。孩子们打发时间,唯一的工具就是手机,让老师也很无奈。

看到安徽这一所学校的做法,我觉得作为校方的管理层,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。因为现在的孩子上课玩手机是很正常的事情。很多人可能认为这种方法,有些粗暴但我觉得我应该为学校管理层的这种方式点赞。

从表面上可能有一定的经济损失,但从长远来看,这样的方式虽然简单粗暴,但效果绝对是明显的。孩子们不可能,将几千甚至上万的手机电子产品带入校园,公开将手机砸毁,其实,可以起到一些震慑的作用。

我们对于这些电子产品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,降低它的负面作用。我希望家长也对学校这样无奈之举表示理解。我们的青少年孩子如果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,对自己的身心健康,以将来的学业是有极大危害的。

结束语:有人认为这一所学校的做法不妥,但我觉得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,学校又能采取什么措施?完全禁止学生在上课期间玩儿手机等相关电子产品。也希望各位同行能有什么高招,让教育同仁来借鉴,降低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。

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angfa.cn/question/8948

相关问题